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治风破血。亦治小便失禁。...
释名
护生草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释名
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气味
(菜、根)甘、冷、滑、无毒。
主治
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释名
茴香、八角珠。
气味
(子)辛、平、无毒。
主治
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小便频数。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末,炙糯米糕蘸食。
肾虚...
释名
肉蕈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益肠胃,化痰理气。
...
释名
芹菜、水英、楚葵。
气味
(茎)甘、平、无毒。
主治
小儿吐泻有芹菜切细,煮汁饮服。
小便淋痛。用水芹菜(有白根者)去叶,捣取汁,水冲服。
小便出血。有水芹捣汁,一天服六、七合。...
释名
香荽、胡菜、荽。
气味
(根、叶)辛、温、微毒。(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
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用命名痘疹发出。
孩子丹。用胡荽捣汁涂搽。
...
释名
白姜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
释名
鸡菌。南人谓为鸡苁,皆言其味似之也。
主治
益胃清神,治痔。...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