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部·莱菔

释名 芦萉、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 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

菜部·芜菁

释名 蔓菁、九英菘、诸葛菜。 气味 (根、叶)苦、温、无毒。(子)苦、辛、平、无毒。 主治 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又方:用未沾水的蔓菁叶烧成灰,调猪油敷涂。 乳痈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

菜部·土菌

释名 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 气味 甘、寒、有毒。 主治 烧灰,敷疮疥。...

菜部·白芥

释名 胡芥、蜀芥。 气味 (子)辛、温、无毒。 主治 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

菜部·芥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 主治 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浴。 痔疮肿痛。用芥菜捣烂,作成饼,贴肿处,或坐在饼上。 感寒无汗。用水调芥子末填脐内,另以热物隔衣推熨,取汗为效...

菜部·菘

释名 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气味 (茎、叶)甘、温、无毒。(子)甘、平、无毒。 主治 (茎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冬汁尤传佳。和中,利大小便。(...

菜部·地耳

释名 地踏菇。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明目益气,补肾。...

菜部·芸薹

释名 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 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用芸薹叶捣滠汁。调大黄、硭硝、生铁衣等分,涂沧上。 风热肿毒。用芸薹苗叶根、蔓菁根各三两...

菜部·葫

释名 大蒜、茆蒜、荤菜。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 气味 (根)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归五脏,散痈肿除风邪,杀毒气。下气,消谷,化肉。 附方 肠毒下血。蒜连丸:用独蒜煨捣,和黄连末为丸,日日米汤服之。...

菜部·蒜

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