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陟厘

释名 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

草部·菖蒲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生前了三钱。 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

草部·酸模

释名 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草部·羊蹄

释名 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结肠(便闭)。用羊蹄根一两,加水一大碗,煎至六成,温服。 肠风下血。用羊蹄根洗净,切细,加连皮老姜各半碗,是炒赤,以酒淬过...

草部·昨叶何草

释名 瓦松、瓦花、向天草、赤者名铁脚婆罗门草、天王铁塔草。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小便沙淋。用瓦楹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后可以下沙通便。 通经破血。用鲜瓦楹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各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共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仓,...

草部·泽泻

释名 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 (根)甘、寒、无毒。 主治 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共三工业区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

草部·藤类(12种)

主治 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含水藤:解渴、防。 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南藤:治风。 清风藤:治风湿麻痹。 百灵藤:治风痹。 紫藤:有小毒,治水(一种心疾)。 落雁木:...

草部·忍冬

释名 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草部·土马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少年发白。用土马、石马、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

草部·木莲

释名 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气味 (叶)酸、平、无毒。(果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 遗精。用木莲(炒)、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肾囊肿大。用木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又方:木莲子、小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