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
(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释名
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
释名
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次。
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捣、筛为末。每服三钱,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一天服两次。
...
释名
逐汤、当陆、章柳、白昌、马尾,夜呼。
气味
(根)辛、平、有毒。
主治
温气脚软。用商陆根切成小豆大,先煮熟,再加绿豆同煮成饭,每日进食,病愈为止。
水气肿满。用商陆根去皮,切成豆大颗粒,装一碗,加糯米一碗,同煮成粥,每日空心吃下。微泻为...
释名
亦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
气味
(根)苦、酸、平、无毒。
主治
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日...
释名
亦名(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
(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
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成丸子,如弹子...
释名
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
(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
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
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
气味
(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
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腹中冷痛(民证停痰,两胁痞满)。用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共捣...
气味
(茎)甘、微苦、无毒。
主治
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血痢不止。用木贼五钱,水煎,温服。一天...
释名
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
(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