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刘寄奴草

释名 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 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 霍乱转痢用刘寄奴草煎汁内服。 汤...

草部·夏枯草

释名 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 (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 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血崩...

草部·茺蔚(益母草)

释名 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气味 (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花)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 主治 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的正在开花的益母草,阴干后,取叶及花...

草部·红蓝花

释名 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 喉痹壅塞。用药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

草部·白蒿

释名 由胡、蒌蒿、蘩。 气味 (苗、根)甘、平、无毒。 主治 风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月暴痢等。能杀河豚鱼毒。...

草部·青蒿

释名 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 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 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 虚...

草部·茵陈蒿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

草部·番红花

释名 亦名消夫蓝、撤法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亦治惊悸。...

草部·艾

释名 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草部·淹闾

释名 覆闾。 气味 (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 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