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秦艽

释名 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伤寒烦...

草部·龙胆

释名 亦名陵游。 气味 (根)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 伤寒发狂。用龙胆二钱研细,加入鸡蛋清。每服二钱,白蜜化冰水送下。 四肢疼痛。用龙胆根切细,有生姜汁中浸一夜,焙干,捣为末。取一茶匙,水煎,温服。 谷疸、劳疸(谷疸因多食而得,劳疸因过劳而...

草部·黄岑

释名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

草部·胡黄连

释名 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姜二片、乌梅一个,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后,去渣留尿...

草部·黄连

释名 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小儿减量。 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

草部·细辛

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

草部·三七

释名 山漆、金不换。 气味 (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 妇女血崩。治法同上。 重度赤眼。...

草部·白及

释名 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妇女阴脱。用白...

草部·白头翁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

草部·杜衡

释名 亦名杜葵、马蹄香、土卤、土细辛。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治各病,与细辛相近,而力量较弱。李时珍说本品“功虽不及细辛,而亦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 风寒头痛发热。用杜衡研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痰气哮喘。用杜衡焙过,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