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沙参

释名 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 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妇女白带。用沙参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

草部·芎穷

释名 亦名胡、川芎、香果、山鞠穷。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气虚头痛。用川芎研细,每取二钱,茶汤调服。 产后头痛。用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又方:加白术,水煎服。 风热头痛。用川芎一钱、茶叶二钱,加水一蛊煎至...

草部·人参

释名 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续服至病愈。以方名“人参膏”。 ...

草部·黄芪

释名 亦名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

草部·甘草

释名 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

石部·汤瓶内硷

集解 此煎汤瓶内澄结成水硷,如细砂者也。 附方 消渴引饮。...

石部·雷墨

集解 《刘恂岭表录异》云: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铮然,光莹可爱。...

石部·石鳖

集解 石鳖生海边,形状大小俨如虫,盖亦化成者。虫俗名土鳖。...

石部·杓上砂

主治 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 集解 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用。...

石部·砭石

释名 针石。 主治 刺百病痈肿。 集解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又以瓷针刺病,亦砭之遗意也。...